-
杨立志张三丰真人在武当山的活动及其遗迹
张三丰真人是元明之际著名道士。或以为他生于1247年,冲举于1464年。难以确考。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传说很多,而且神话成分很重,但据香港大学黄兆汉博士《明代道士张三丰考》一书考证,历史上确有张三丰其人。武汉市道教协会冯祟岩先生曾对有关张三丰的史料做过详细蒐集和整理,部分内容收入《武当拳之研究》一书。近年来,武当山道教协会和十堰市张三丰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出版了《张三丰全集合校》(郭旭阳主编)...
-
杨玉辉以道教养生文化事业为抓手引领道教事业的当代发展
在今天的中国,道教无疑是最为弱势的宗教,如何才能使道教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是跨越式的发展,方法路径的选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认为,走传统的信仰发展道路是难以实现道教的跨越式发展的,而以道教养生文化事业为抓手,则可以引领当代道教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就对从道教养生文化事业入手来促进道教当代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发展道教养生文化事业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
李嘉中高深莫测 深藏不露的王信安道长
恩师王信安道长,俗家系河北省宽城县人,俗名王莹。1918年古历6月初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自幼身体欠佳,体弱多病,多次病危。为此,1933年古历3月初3日,十六岁的少年王莹顿入玄门,出家修道,拜青龙县(今宽城县)大同观住持李智山道长为师,取道名王信安,号冲阳子,是全真道华山派第二十代正宗传人。从此再未还俗,一生清修,真是“看破红尘俗事,遁入玄门苦修,陪伴黄卷青灯,云鹤烟霞素食”...
-
李光富道长道贵德尊道为体德为用
三湘大地,道缘殊胜,今各方朋友汇聚一堂,寻道阐于潇湘之水,厚德扬善于洞庭之滨。看到大家对道教文化如此的尊重、认同与喜爱,我感到非常高兴,再次,我谨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各位表示良好的祝愿与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向湖南省委部、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及其相关部门和湖南省各界朋友对湖南道教发展的关怀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湖南省道教界一贯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又借于你们热情的关注、有力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
曲木与鸣鹅庄子写了两个故事实则讲的是人生应该怎么活
自老庄之风盛行以来,人们惯常以无为、逍遥为其思想主旨,认为他们二人都是在倡导一种适性自然的出世之风。尤其是庄子,其幽默风趣的笔触下,写了许多反对“有用”“成材”的笔调,更认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是极其愚蠢的一件事。但,如果你真的认为老庄二人是把有用与无用、有为与无为、积极进取与逍遥自然看成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论,那你可就把道家思想想得太简单了。 《庄子》中有两个非常著名的...
-
春节扫尘原来和爱打小报告的三尸神有关系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
-
文始经中的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有三部修道之人必读的经典,分别是《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经》。此三部经典,被誉为“道家三经”。《文始经》是神州大地上最早诠释老子《道德经》的经典著作,由关尹子所著,意在阐明大道玄妙。此经中智慧深奥,更有养生炼精化炁之法藏于其中,因此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道学讲究天人合一,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天人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
-
我们观天之道为什么观观了又能做什么
在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阴符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开篇首句提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很多人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单纯地看字面意思,仿佛是明明白白。白话解释一下,即:“观察上天的运行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就足够了。”但如果我们的理解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则是无法把天地大道说明白的,更无法把遥远且杳冥的天地大道与我们人世间的纷繁复杂有何种关联说清楚。因此在解题的时候...
-
恰逢佳节说一说修道人的有情与无情
在道教的教义中,向来是推崇人们要去尽到人间社会责任的。不论是讲忠孝,还是讲诚信,道教修行从来都是立足于“人本”。以人来修人道,所以更不能背离了人间的伦理纲常而去妄谈成仙的理想。 道经中有一句话叫“道以无心度有情”,有人不理解地问,人是有感情的,道是无感情的,那么如何才能用没有感情的事物来度化有感情的人类呢?而且,究竟要把人度成什么样的结果,才算得上是度呢? 之所以会问出这个问题...
-
当代道教的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接地气
(资料图 来源自网络 ) 一、当代新道家的脚步 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方化下,一度产生唯西方论,与此同时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以方东美、冯友兰、唐毅君、牟宗三等大师积极融合西方文化,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当代新儒家的序幕,至今已历经三代。佛家也在太虚大师的改革下,面向当代进行了新的发展。我们的道教在新的时代也在积极探索,也产生了仙学巨子陈撄宁等高功大德...